|
今天,针对学院艺术的批评从未停止:学院艺术是否是象牙塔中的艺术,是否是“职称的艺术”,是否是“过时的”东西? 今天,针对学院艺术的批评从未停止:学院艺术是否是象牙塔中的艺术,是否是“职称的艺术”,是否是“过时的”东西?最重要的是,拥有某种“贵族身份”的学院艺术家们,能否创作出超越体制的作品,能否成为艺术大师? 较为普遍的观点是:教育不能造就大师只能造就匠人和技师,造就大师的是大时代,是每次剧烈的科技、经济、政治变革。教育是有规矩的,而艺术创作是没有规矩的,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。 一篇名为《艺术学院教不出大师》的文章甚至指出,中国目前的艺术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学院教育体制的“经验化”,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和学生信奉这种观点,把大师经验捣来捣去,在无意识中限制了艺术创作的边界或框架,致使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创造力严重缺失。 但学院艺术家群体认可这种观点吗? 在2009年10月中国首个“学院明星”展览亮相马来西亚艺博会时,著名艺术家,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说,“这个展览的特色在于所有作品全部出自学院派艺术家之手,这些艺术家具有超越型的特点,他们坚持艺术的精神性价值,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于思想质量的追求。他们艺术的共同特征是既努力超越已有的艺术史范式,又拒绝滑向浅薄与媚俗的流行趣味。” 既做过成功的职业艺术家,现在又回到学院担任教职的徐冰特别指出:“回到精神家园并执守这个家园,是学院艺术家共同的艺术信念。” |
·上一篇文章:明星开画展 到底是缪斯恩宠还是在制造垃圾? |
·下一篇文章:中国画传承陷入困境 |
版权声明: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,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,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,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(非我站原创的,按照原来自一节,自行链接)
,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。 |
相关内容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