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齐白石以画虾而闻名;当然,他是大师,几乎什么都画,白菜、桃子、牡丹、山水、人物,样样好,无一不能,无一不精。虾,齐白石不光画得多,而且是他的“发明”,他的“专利”,成了他的“象征”和“符号”。
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为诗人阮章竞办过一次艺术展览,其中有一幅阮氏学齐氏的《虾》。虾画得一般,神来之笔是画上的那段文字。大意是:有一次阮诗人自己去赴宴,吃大虾,无意中数了虾身的节数,是六段,大惊,因为齐白石老人画虾是五段。他不信,又数,还是六段。于是回去查大百科,查海洋生物辞典,都说虾是六段。可齐老人的画明明是以实物为对象的,而且观察细微,远近闻名。怪了。最后,阮诗人的结论是:可见,权威也有错,可千万别迷信啊。
这段文字引出观众许多感慨,有人高声朗读,还有的不禁哈哈大笑起来。总之,大家都读得饶有兴趣。
不过,读了也就过去了,算是一桩艺坛趣事吧。
妈妈去世之后,我们整理她的遗物,在她的画框中发现一张齐白石先生早年的《虾》,不知是不是爸爸生前购买的。看了这虾,我们又大吃一惊。
原来,齐白石先生早年画的虾真是六段,不是后来的五段。
我琢磨,这当中肯定有重要变法。
记得妈妈曾说过,她亲眼看见齐先生的笔洗中养过几只小的活虾。年迈的齐先生对着笔洗默默地看,一看就是老半天。
对一位大师来说,这种凝视,与其说是观察,不如说是思考,是酝酿,是艺术升华的前奏。
齐先生在画虾上确实有重要的三段变法: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,写实,宗法自然,更像写生;第二阶段最重要,不算“零碎”,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。所谓“零碎”一共是八样:双眼、短须、长须、大钳、前足、腹足、尾,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,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;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,笔先蘸墨,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,把虾的“透明”画了出来,虾一下子就活了。
齐白石的虾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画纸上的五段,这包含了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原理:一定是五段的虾,在比例上在画面上摆出来最合理,最好看,最美。终于,五段由六段中飞腾了起来。
这个飞腾,太重要了,非常伟大,因为五段是艺术的真实,是一种超越,是一种非常,是比真实还美丽的璀璨,这就是齐白石变法的深刻。我揣摩,齐先生一定试验过,六段不成,四段也不成,非五段不成;于是,五段便成了艺术的必然,也衍生了一个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美学原理。
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,升腾为美妙的精神享受———这就是创作。
《人民日报》舒乙(2001年10月25日第十二版) |
·上一篇文章:视觉生产 |
·下一篇文章:经典揭密 达.芬奇《最后的晚餐》创作幕后 |
版权声明: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,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,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,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(非我站原创的,按照原来自一节,自行链接)
,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。 |
相关内容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郑焕松 |
倪伟 |
倪伟 |
佚名 |
刘良恒 |
杜潇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