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雷诺阿 Pierre-Auguste Renoir 法国 1841-1919 印象主义 雷诺阿是法国画家,最初与印象画派运动联系密切。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,充满了夺目的光彩。然而到了(18世纪)80年代中期,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,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,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。
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,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,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,花朵,美丽的景色,特别是可爱的女人。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。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。他曾说过:“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?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。”他还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,他说 “只有当我感觉能够触摸到画中的人时,我才算完成了人体肖像画。”
雷诺阿在印象派绘画集团中是属于较年轻的一个,比莫奈也小一岁。这位艺术家一生的作品大多以明快响亮的暖色调子描绘青年妇女,尤其是她们的裸体形象。他以特殊的传统手法,含情脉脉地描摹青年女性那柔润而又富有弹性的皮肤和丰满的身躯。他虽也画了不少外光风景画和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,然而裸体与妇女形象占据他一生作品的主流。他的人体油画不同于以前学派画家所追求的那样虚伪和做作。雷诺阿的女人体,洋溢着一种欢乐与青春的活力,一个个都象是伊甸乐园里从未尝过禁果的夏娃,她们悠然自得,魅力惑人。
5岁时全家迁居巴黎,在13岁时已学会画瓷器画的手艺,尔后又学会画屏风,初步掌握了绘画技巧,21岁入巴黎格莱尔的画室学习,在那里的同学有莫奈、西斯莱和巴齐依。他在最初的艺术活动中不仅向前代大师提香、鲁本斯学习,还向同代的柯罗、德 拉克洛瓦、库尔贝学习。
1881年又赴意大利游历艺术名胜佛罗伦萨、威尼斯和罗马等地,当他在罗马看 了拉斐尔的画时感叹道:“真是妙极了,我早该看到它们,这些画显示了真正的艺术技巧和智慧。”这时他的艺术追求倒退到古典主义学院派。他兼收了罗可可和巴洛克两者的娇媚和雄健之风,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,创造了独有的雷诺阿风格。 阳光、空气、大自然、女人、鲜花和儿童。这就是雷诺阿一生用丰富华美的色彩所弹奏的主题。
雷诺阿同马奈、德加的高贵出身不同,奥古斯特·雷诺阿(Augu ste Renoir, 1841—1919)1841年生于利摩日一个穷裁缝的家里。1846年左右,父亲领着全家到巴黎谋生,13岁的雷诺阿便被送到瓷器工厂去学习手艺。他最初学画瓷器,后来又画屏风,这项工作使他产生了对绘画的兴趣。1862—1864年间,雷诺阿入美术学校学习绘画,同时又在格莱尔的画室里补习素描。在这里,他得以结识了莫奈、巴齐依、西斯莱等印象主义画家,同他们一起走上印象主义的道路。由于经济困难,雷诺阿没有受到系统的教育,他的画如同他的为人一样,是“平民式”的、通俗的。青年时期的雷诺阿,把绘画看作是一门手艺,认认真真,孜孜不倦。
雷诺阿有着自己的绘画技巧,这种技巧自然是从他独特的观察方法产生出来的。在雷诺阿的眼中,当物体在光的照耀下展现出来时,它如同置身水中一样,被空气的反光包围着,我们的眼睛所能够看到的,便是物体周围空气粒子的闪烁和颤动。因此,他使用细小的笔触使各种色彩错杂在物体与环境交界的地方,而不是像过去的画家们那样,简单地用线条分隔他们。1874年, 他参加第一届印象主义画展的油画《包厢》,便是这样画成的。它那明暗交错的光影,被人们称为“绘画史上的奇迹”。后来,1876年,他又在《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》一画中,用这种方法表现规模宏大的场面,透过树丛的星星点点的阳光,洒落在人们的身上、脸上、桌上和草地上,真正实践了“光是绘画的主人”这一句印象主义者的口号。1876年以后,他的风格臻于成熟。作为这种风格的代表的《游艇上的午餐》、 《爱尔·潘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肖像》,都以明朗、艳丽、令人眩目的光彩,受到评论界和官方沙龙的赞美。
1881年秋,雷诺阿到意大利游历,他在佛罗伦萨、威尼斯、罗马、那不勒斯等地参观了精美的古典大师们的绘画,产生了祟敬和仰慕的心理。在给丢朗一吕厄的信中,他说:“我在罗马看了拉斐尔的画,真是妙极了,我早该看到他们。这些画显示了真正的艺术技巧和智慧, 不像我, 他不追求不可能的东西,但这是美的。”这表明他开始对自己的方法不满。回到法国后, 他痛苦地努力想改变自己的画法,闭门不出,画了如《休浴的女子》、《市场上》等被称为“新古典式”的作品。显然,这又不太符合雷诺阿的性格,不久,他又回到了自己的方法上来。晚年, 雷诺阿常常为病魔所苦,但仍以坚强的毅力坚持作画。1912年底,丢朗一吕厄曾记述道: “他不能走动,甚至不能从椅子上站起来,尽管如此,只要在作画,他仍然精神焕发,脸上充满真正幸福的表情。”这时期,他画过许多人体,由于风湿病的折磨,他手指僵直,双目也看不清颜色,因此,这些画中的人物常常臃肿肥胖,象烤肉一般一片通红,很难说雷诺阿自己愿意画成这种样子。他的经纪人丢朗一吕厄先生对此却竭力奉承,这也许是出于商业上的原因。无论如何,它们同雷诺阿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显然是格格不大的。 |
·上一篇文章:杰昂·米罗-Joan Miro |
·下一篇文章:伦勃郎-Rembrandt |
版权声明: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,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,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,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(非我站原创的,按照原来自一节,自行链接)
,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。 |
相关内容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徐佳和 |
佚名 |
张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