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金农,被称为“扬州八怪”之首,在当时声望很高。 扬州,这座有着两千四百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,曾经历过三次历史发展的高峰:第一次是六朝时期,第二次是隋唐时期,第三次则是清代中期。 扬州,临江,近海,运河贯穿其中,有水陆交通之便;在清代,两淮盐运使署设置于此,成为全国盐运集散中心。当时盐税占全国赋税之半,而扬州又占全国盐税之半,成为清王朝的重要的经济命脉之源。 清代许多盐商大贾集聚扬州,盐商的财富是惊人的。“富者以千万计”, “百万以下者,皆谓之小商”。经济必然影响文化。在盐商中,以有文化有修养为荣。在“家中无字画,不是旧人家”世风影响下,很多盐商大贾,喜欢附庸风雅,不惜重金大肆收购书画。当时,很多诗人、书画家纷纷涌向扬州,故有“海内文士,半在维扬”之说。在这种情况下, “扬州八怪”的产生就不足为怪了。 当时,盐商们为了表示自己儒雅,经常搞一些诗文会,这种场合,经常要请一些诗人、书画家到场。 有一次,某大盐商要在自己家里宴客,把金农请来尊为首座。从行酒令开始,要求每个人说一句古人的诗句,其中必须有“红”“飞”二字,否则罚酒。一些老的和有经验的盐商一个个都过了关。可轮到一个年轻的盐商时,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。他见别人一个个应对如流,自己说什么也想不出合适的诗句。众人见他答不出,要逼着他认输,喝酒。他在万般无奈之下,竟然冒出一句:“柳絮飞来片片红。” “哗!”一阵大笑。“柳絮怎么是红的呢?荒唐!荒唐!…‘这是杜撰!喝酒!喝酒!”众人乱成一片,只有金农一言不发,他想:这个小盐商看上去挺憨厚,我应该帮他一把。于是,他咳了一声,表示有话要说。众人一看金农要发言,静下声来。只见金农缓缓地站了起来,说道:“难得这位小兄弟知道这首诗,这是元代诗人的佳句呀I意境好,意境好!”众人听了半信半疑,其中有一个人大着胆子对金农说:“冬心先生,您能否把这首诗读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?”金农微微一笑曰:“不妨,不妨,听我道来:‘廿四桥边廿四风,凭栏犹忆旧江东。夕阳返照桃花渡,柳絮飞来片片红。’如何?如何?”众人听了,疑团顿解。其实,这哪里是元代诗人的诗,实在是急中生智,自己杜撰出来为那位小盐商解围的。那小盐商愣在一边,金农向他微微点头,示意他不要露出破绽。宴会自然还在继续。第二天,那小盐商来到金农家致谢,并奉上一千两银子作为答谢之礼。 这个故事,说明金农才思敏捷,勇于助人。还有一个故事: 传说,扬州有一个客店老板,叫米有德,因为此人缺德,鱼肉乡里,大家都叫他“没有德”。附近的百姓都恨他,金农便想替大家整治他一番。 这年适逢“没有德”六十大寿,他就想找画师给自己画像留作纪念。金农闻讯后,便在他客店的斜对面摆了一个专画肖像画的画摊。“没有德”见到了画摊,便向金农询问价钱,金农说:“我画像是按等论价,一等像是福贵像,白银二十两;二等像是寻常像,白银十两;三等像是低贱像,铜板十枚。” “没有德”听罢,心想,自然应该画一等的,可银子太多。想来想去,最后对金农说:“我既然要画像,自然要画福贵像。可是,你要是画得不像,败了我的兴,怎么办?” “如画得不像,听您发落。” “那好,如果画得不像,我不但不给你钱,你还得赔我二十两银子!” “悉听尊便。”金农从容地答道。 “没有德”高兴地坐在了金农的对面,让他给自己画 |
·上一篇文章:高其佩指头写云烟 |
·下一篇文章:“艺术叛徒”刘海粟 曾给江青画裸体画? |
版权声明: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,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,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,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(非我站原创的,按照原来自一节,自行链接)
,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。 |
相关内容
佚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