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趣味地理

上海的海是东海。上海市位于太平洋西岸,亚洲大陆东沿,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,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。北界长江,东濒东海,南临杭州湾,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。

东海,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、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。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,西南部与南海相连。

我国共濒临四大海,即渤海、黄河、东海和南海。其中渤海最小是中国的内陆海,南海最大。

上海濒临的是东海,东海是中国岛屿最多的海,如舟山群岛,嵊泗群岛等均在东海。东海的渔业资源也很丰富,盛产带鱼,梭子蟹等。另外东海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。

上海的海是什么海(上海是什么海)

上海四个可以看海的沙滩

嵊泗列岛基湖沙滩:基湖沙滩位于泗礁景区的核心区域,呈狭长形,沙滩全长2300米,呈弯月形微倾入。且沙滩平缓,沙质紧硬,碧海如练。

嵊泗列岛南长涂沙滩:位于嵊泗列岛泗礁景区的南侧,滩长约3000米,滩形如弯月,沙质柔软,似棉毯。与基湖沙滩,地处同一地段的相反方向。

乍浦东沙湾:位于内九龙山风景区,背依青山,南面大海,三面环山,形似新月,沙滩长1500米,沙质坚净,

朱家尖十里金沙:朱家尖相邻的东沙、南沙、千步沙、里沙、青沙五大金沙一个接着一个,蜿蜒伸展,组成链状的沙滩群,全长五千多米,号称“十里金沙”。

上海的海是什么海(上海是什么海)

大家都知道上海是我国的国际化大都市,它大方、从容、气质优雅,发展迅速且生活节奏飞快,以上海为背景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。上海的代称也是五花八门,简称有沪、申、海等,别称有沪渎、沪海、沪江、沪滨、沪上、淞滨、淞南、淞沪、黄浦、歇浦、春江、申江、春申、海上等,古称有云间、华亭等。

但是,你知道“上海”的名字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?名字里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?

“上海”一名,起源于水名,始见于北宋记载。上海在远古时期,是一片汪洋大海。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,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。春秋时期,吴王曾在此建了个馆舍,取名“华亭”。战国时,这里是楚国贵州黄歇的封地。三国时,东吴孙权在这里建起了水师基地,那时这里还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。到了唐朝,当时的吴君郡(今苏州)太守赵居贞上奏,割昆山南境,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(今松江区)。那个无名小村落也有了华亭的名称。这应该是上海最早的名称。

根据谭其骧教授所著《上海得名和建镇的年代问题》,以及对其他史料并对周边环境的分析,可以肯定一个叫上海的居民聚落点,应该是出现在公元10世纪,也就是历史上五代后期或者北宋的初年。

一个聚落的名字为什么叫“上海”呢?那是因为这个聚落出现在一条河流的边上,这条河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,名字叫“上海浦”。在它的附近,还有一条河叫“下海浦”。上海这个聚落,就出现在“上海浦”边上,所以聚落的名称就叫“上海”。

北宋前东海来船由松江(今吴淞江前身)溯入内陆,至青龙镇(今旧青浦)寄碇,经过松江近海十八大支流,“上海浦”为南侧之一,初不显著。北宋时松江上游变窄,海船改由松江南侧支流上海浦入口,所停江岸渐成聚落(后发展为十六铺地带),那时吴淞江,即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,一条是上海浦,一条是下海浦。

公元751年(唐天宝十年),上海地区属华亭县(现今的松江区),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,南到海边,东到下沙。公元991年(宋淳化二年)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,海岸线东移,大船出入不便,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“上海浦”(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)上,公元1267年(南宋咸淳三年)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,定名为上海镇。公元1292年(元至元二十九年),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,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,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。

“上海”一名由此彰扬,以至之后在此设置政府机构和行政建制时都沿以为名──元朝的上海市舶司、上海镇,民国的上海特别市,直到今天的上海市。

另有一说法:上海名称的由来与渔民有关  

上海简称沪,名称最早见于北宋郊旦之《水利书》。上海因何得名?一说“其地居海上之洋”(《弘治上海志》),即当时渔民商船出海的地方;一说是由于当时的渔民用“沪”这种捕鱼的工具劳作,干活就是上“沪”,因而得名。宋代开始设上海镇,元代称上海县。宋代之后贸易日盛,一跃而为“东南名城”,至清道光年间,“商贾云集,海艇大小以万计,城内外无隙地”。1928年设上海特别市,1930年改称上海市,沿用至今。

那么关于“上海”这个地名的前世今生演化历史,大家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,欢迎各位发表意见来交流讨论一下。




上一篇三江平原位于我国哪个地区(三江平原指的是哪三江)

下一篇日本最南边的岛是什么(日本最南端的岛屿)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