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趣味地理

园林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全国流传着各种版本的“四大园林”,但无论哪一种组合,无可争议排在第一位的,只有颐和园。今天人们所见的这座园林界瑰宝,并不全是后来为贺慈禧七十大寿,挪用海军军费修建,其主体和重点都要追溯到乾隆皇帝。根据乾隆御笔的三篇题记,我们可以对比了解一下这份遗产的前世今生。

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山脚下,是清代皇家园林群“三山五园(详见本刊2013年4月号‘圆明园’)”中最晚成型的。自康熙年间开始,西山下先后兴建起数座皇家园林:畅春园、圆明园……尤其是圆明园,经过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帝王打造,堪称“万园之园”。乾隆曾在《圆明园后记》中说,此等园林极境,已无需再建新的宫苑,并告诫子孙要满足于此,不可再劳民伤财。然而,就在这篇“声明”发表后不足十年,他便公开食言,在圆明园以西兴建起一座新的园林——清漪园,也就是后来的颐和园。

顶着“圣贤明君”头衔的乾隆为何会食言呢?因为两个机缘巧合的事件和一颗完美主义的心—治水、献寿、忆江南。




上一篇大脸卖萌

下一篇民居的匠心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